怀揣着梦想 有着对未来“了不起”的期许
走进随迁子女学校第二站:南湖区余新仁和学校
(资料图片)
N晚报记者 杨子涵
他们是一群“候鸟式”的孩子,跟随父母来到远离家乡的城市生活,所以他们有一个专属的名称:随迁子女。
3月21日,记者走进南湖区余新仁和学校,见到了此次微心愿活动的五名随迁子女。在与他们深入的交流和谈话中,记者明显感觉到,他们虽平凡,但没有一个甘于平庸,他们小小的身躯背后藏着大大的能量和梦想。
做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
年龄最小的是杨同学,今年是她跟随父母来到嘉兴的第一年。初次见她,她非常内向,只是默默低着头,不敢说话。哪怕记者提问到她,她也只是点点头或摇摇头。但是在问到大家的梦想时,杨同学马上举起了她的小手:“我很想做一名白衣天使,每当电视上出现医护人员救治病人的画面时,我也很想冲进电视,参与到急救中去。”这个问题打开了杨同学的话匣子,她告诉记者,他们是五口之家,家里还有弟弟妹妹。但是家里只靠着爸爸一个人挣钱,爸爸还有听力障碍。妈妈也因特殊原因只能自己照顾自己,所以特别渴望能有一个新的书包,她会更加努力学习,给家人更好的生活。小小的书包,承载着大大的能量。
用色彩勾勒一个缤纷的童年
“老师,如果我有了新的马克笔。我画一个你的画像送给你吧!”小圆脸、齐刘海、一双清澈的大眼睛。这是来自三年级雷同学的微心愿——一盒马克笔。雷同学的父母在她五岁的时候就分开了,她和妹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,妈妈远在广东打工,只有过年才能见一次。说到这里,她的眼眶瞬间湿润了。她低头默默地说道:“我很想妈妈,所以我经常会画妈妈的画像。可是现在马克笔没有墨了,我不忍心让爷爷奶奶再花钱买学习以外的用品。”原来她是一个热爱手工和绘画的女孩子,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美术老师,她很骄傲地说想让每个小朋友都能拥有一个色彩缤纷的童年。这也许是弥补了雷同学童年的遗憾吧。
丰富知识储备,做一名人民教师
活泼开朗的罗同学是带动此次采访氛围的“开心果”,当记者问大家在这里学习适应情况如何时,罗同学马上说道:“我出生就在这里,我觉得在这儿学习特别好,作业不是很多,老师从不占课。”这一句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,瞬间让采访氛围热络起来。再深入聊下去时,记者发现这名大男孩是一个非常温暖、非常爱阅读的孩子。说到他的微心愿,他说他想要看很多很多的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,遇到自己喜欢的书,他恨不得马上看完。他不仅自己看,还会把书的内容分享给自己的妹妹,让妹妹和自己一起学习和进步。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一直是他的梦想,他也在努力向着这个梦想前进。
一双运动鞋,变得和哥哥一样优秀
“哥哥,我会努力练习跑步,争取和你一样拿第一!”同样在这里出生的唐同学,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,从和他的谈话中,记者感觉到他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。他说妈妈年纪很大了,工作也十分辛苦。现在租住的是农民房,平时穿的衣服都是旧衣服。但他依然觉得很幸福,因为有妈妈在的地方才是家。当记者问为什么想要一双运动鞋的时候,他说他还有一个哥哥,但是很久才能见一次。哥哥曾经在学校里跑步得了第一名,是一名运动健将。他也想成为像哥哥那样厉害的人。如果有了运动鞋,他会努力练习跑步,变得和哥哥一样优秀。
书包里承载着一个军人梦
“老师,我先来说说我自己吧。”初次见毛同学,小小的个子,一副白框眼镜下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。他毛遂自荐,跟记者侃侃而谈。五岁就跟随父母来到嘉兴的毛同学非常热爱嘉兴这座城市。老师、同学、邻居姐姐给了他很多温暖,让他觉得嘉兴是一个充满爱的城市。虽然父母工资不高,有时候学费都交不起,还需要借钱,目前家里还欠着钱,但他是一个精神上非常富足的孩子。他的微心愿是:想要一个蓝色的空间比较大的书包,他想让一切重新开始,好好读书,用知识改变命运。提到微心愿,毛同学站了起来说道:“老师,现在的书包是从一年级开始用的,已经用了四年多了。我想换一个新的空间大的书包,这样就可以把我喜欢的书带回家看。我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。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,报效祖国。我觉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,所以我会更加努力学习。”
有梦想,谁都了不起!在记者与困境儿童的一次次接触中,他们虽然在拮据的生活里成长,有着十万个无法解决的问题,却偷偷地怀揣着梦想,有着对未来“了不起”的期许。
(本文配图为学校资料图片,与受访者无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