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熟苹果
(相关资料图)
一寸相思千万绪,“爱情”始终是影视创作里永恒的命题。管它眷恋、贪恋、暗恋、热恋、还是姐弟恋、黄昏恋、生死恋、大叔萝莉恋,统统都被搬进影视剧里遍地开花。人们重视对爱情的表达,但爱情的表达方式却非一成不变。
曾风靡一时的“霸道总裁爱上我”“王子变青蛙”“青春疼痛文学”逐渐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开始被年轻一代的观众诟病,或者摇身一变,躺在影视吐槽区里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。明显带有糟粕文化的“爱情模式”面临淘汰,一些更具先进意识的作品更受追捧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也难免泥沙俱下、以次充好。
01
这一届的观众,渴望“正常”
如果说去年有哪一部神剧可以光凭内容就掀起“社会大团结”,引发各行各业、男女老少、亲朋好友一致口诛笔伐的,《东八区的先生们》必须拥有姓名。在《东八》面前,消失的不止是“人类的一切美好品德”,还有“一千个观众,一千个哈姆雷特”这种经世流传的概念。
片中充满对于女性的歧视、物化,两性形象被编导塑造得歪七扭八,很难相信,男女主角之间的互动是在“拥抱爱情”。
作者@Cerealkilla就曾在该剧上映期间对这部剧里的“爱情”提出过反向吐槽,给出了观众看《东八》的 11 个理由。其中就有:“跟踪不是跟踪,是爱你的表现。”“质问你的男性好友是谁,你晚上出去干嘛,这些并不是野蛮无理,也是爱你的表现。”……“无礼、野蛮、霸道,这些都不是坏人的表现,这都是爱你的表现”“如果不是他,我们都不知道这些是男性爱的表现。”
是的,如果不是《东八》口碑扑得如此极端,可能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,这都是“爱的表现”,因为这部剧所体现的所有低俗文化,都可以在古早的《霸道总裁爱上我》系列IP中有迹可循。我们的童年、青春期就是在这样的影视氛围里成长起来的。只不过《东八》不小心成为集大成者,被新时代浪潮作为典型拍死在了沙滩上而已。
虽有《东八》作为典型反例在前,但近两年的影视剧也的确诞生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作品,重新刷新观众对于“霸道总裁爱上我”的看法。譬如《我可能遇到了救星》《苍兰决》就在一众作品中表现出挑。
《我可能遇到了救星》里的男主虽然身为女主的直属上级,但在和女主互动过程中时刻保持换位思考,就算心动也会因为二人在职场里的职级差异,不想行为僭越引起对方尴尬,而女主也不会因为经济差异就对自己全盘否定,对于男主有时无意识的自私行为永远会提出批评指正,虽然名字是“遇到了救星”,但核心理念却是“彼此救赎”。
《苍兰决》则是把男欢女爱从立意上拔高到了一个新高度,背后传递的爱情观不再是“爱你,所以放弃你”,而是“爱是甘愿承担和对方在一起的责任与代价”“是坦诚,是尊重,是给予及时反馈。”这部剧也因正向的爱情观一度冲上好几次微博热搜。
同样赚足口碑的还有《去有风的地方》,剧中男主谢之遥和许红豆的爱情模式也被网友们津津乐道。当异地恋模式即将开启,男女主们谁都没有主动牺牲自我去成全对方,而是以理智、独立的姿态与对方协商,讨论“1+1>2”的方案,女主最终决定去到男主的故乡一起生活,也是首先将自我实现的价值排在了首要位置,男主是因素之一,但并非绝对因素。
虽然题材各异,类型不同,但这几部剧中对于男女和谐关系的呈现却是一致的。翻开它们的口碑评论区,还发现了一个共同关键词叫“正常”。“节奏正常推进”“主角观念正常”“生活里正常的关系就是这样”等等。
所以这届观众的要求真的很高吗?不是“先婚后爱”也不是“先甜后虐”,而是“先正常,再恋爱”。
02
就算是爆款,爱情线也存在落后
国产剧中爱情线显性的“不正常”已经难以被观众接受,但隐性的“不正常”还只是冰山一角。
或许你没有看过今年霸屏各大影视榜单的《狂飙》,但你也一定会被这句“什么都嗑,只会害了你”所洗脑。这句话就适用于《狂飙》。
剧里各种cp线互相乱飞,光主演安欣一人就背着“欣响事成”“强欣剂”“寒欣如苦”“彪欣立异”几大邪门cp线。因为cp粉嗑得过于离谱,同为剧中主演的李一桐才不得不下场吐槽: “什么都嗑只会害了你!”
不怪观众乱嗑,在这部剧里,身为男主官配的孟钰,和安欣的互动比起其他人物的确显得不够出彩。最出圈的一场戏还是来自两个人在天台分手的桥段。但也就是这一场分手戏,暗藏着二人“不好嗑”的最大原因。
身为警察的安欣害怕自己的扫黑工作影响到孟钰的安全,在没有告知自己真实目的的情况下,和孟钰突然提出分手,理由还是和初衷完全背离的“我从来不曾爱过”。
关于剧中这场戏剧冲突,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沈奕斐和网友一样发出了疑问:“这个感情就像是他想要就要,他不想要的时候就直接不要了。”“他还觉得这是我为你好,但是究竟好在了哪里呢?”
这同时也道出“不好”的玄机,即安欣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,就默认了孟钰的弱小,不能承担,需要被保护。本该是被二人共同经营的爱情,另一方却被直接剥夺了话语权和选择权,实则是一种“反向歧视”。
如此,观众便可明白,为什么“强欣剂”嗑起来更为上头,毕竟安欣在推断出启强幕后有鬼的时候,也给足了启强尊重。就算是鸿门宴式的问话,也要慢慢等高启强把面吃了,汤都喝了才开始循循善诱,给足了启强空间和脸面。而面对自己的青梅竹马、剧中官配,安欣却走向了另一个反面。
如果“尊重是爱的一切前提”,安欣“更爱谁”,的确一目了然。
作为2023年Q1季度的爆款,《狂飙》在反派人设、内容叙事层面均做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,形成了现象级传播,但在爱情线的设计上却依旧保守,虽令人遗憾,却亦可作为典型。
03
结语
都2023年了,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爱
情剧?
男女平等、两性自由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,人们对于爱情的探讨走出戏外依旧无法停止。就像这两日引发全网热议的黑马情侣。很多网友看待这件新闻,不再像两年前的“拉菲草事件”一样,将问题停留在情侣二人的物质差异上,而是把视角更多地对准在两性关系中的“精神平等性”上。
像冲在热搜上的词条——#黑马情侣 两人权力的转移#。钱的数量或许不是关键,关键在于这个过程中,女生想要购置的一切物品,小到一块水果,都需要经由男生同意,由此来博取男生对自己的宠爱。而这种让渡权力的做法,实在无法被每一个具备独立意识的现代人所忍耐。
对应到国产剧中,目前的国产剧对于爱情的处理方式上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,未来国产剧中的爱情线将会朝着何种方向进化,我们现在也不得而知。但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举目可见,在影视剧中也同样被推而广之的“权力转移”一定不再是未来观众们想要看到的场景。
市场最不应该低估的,就是这一届观众的成长速度和敏感程度。毕竟短短两年时间,网友们对于同一类型的事件,就从物质导向转向了精神导向。更别说对于这一届观众来说,面临的观念冲击远远不止是“女性主义”这一样,还有人工智能席卷全球带来的社会分工方式的改变。而社会分工的改变带来的男女职业层面的转变,是否会再次影响到我们的两性文化、影视剧中的爱情方式上的表达,也值得期待和展望。